top of page
117771265_2635246030020913_2519859998198

2020年8月14日

 1945:香港重光【四國志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賴廉士(Sir Lindsay Tasman Ride,1898-1977)兼任英軍戰地醫院軍醫。香港淪陷時被俘,關押在深水埗戰俘營。當時與他一同被日軍囚禁的眾多戰俘當中,包括隸屬於香港皇家志願後備海軍的港大工程講師摩利(D. W. Morley)和物理講師戴維斯(D. F. Davies)、以及同樣隸屬於戰地救傷車隊的代理下士李耀標。由於李耀標與外界取得聯絡,使他們有機會策劃逃走計劃。1942年1月成功逃脫,並在同年7月於廣東曲江(今韶關市一帶)創立英軍服務團 (The British Army Aid Group)。


在賴廉士的領導下,英軍服務團在戰時與東江縱隊和新界各地的抗日鄉民合作從事地下活動,負責在華南地區蒐集軍事情報,收集日軍在港各方面的消息。另外,安排在香港的人士秘密逃離戰區,更為成功逃到華南地區的香港軍民提供接濟和援助。


香港重光後,隨着英軍服務團於1945年12月正式解散,賴廉士獲港府榮任為「皇家香港防衛軍司令」,並在同年獲港府頒授效率獎章,1956年再獲得陸軍准將軍階。直到1962年,賴廉士才卸任「防衛軍司令」一職,正式從軍中退役。另外,自從英軍服務團退役後,賴廉士也返回港大醫學院執教,並於1949年擔任香港大學第五任校長,直到1964年才卸任。

參考資料:

1. 鄺智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2. 鄺智文。《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3. Bailey, S. K. (2019). Bold Venture: The American Bombing of Japanese-Occupied Hong Kong, 1942–1945. U of Nebraska Pres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