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港」闊】系列 (十二):
聖士提反書院紀念參觀 - 教堂
2020年10月5日
圖1. 位於聖士提反書院內的小教堂。(由LTH成員拍攝)
圖2. 聖士提反教堂的彩繪玻璃,圖中有兩張檔案文件,而中間的部分為戰俘們聚守一堂,同心禱告。(由LTH成員拍攝)
位於赤柱東頭灣道的聖士提反書院,至今不難發現香港保衛戰和日據時期作為赤柱拘留營的歷史足跡,但或許大家未必知道原來紀念「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與聖士提反書院有密切的關係。
香港重光之後,聖士提反書院於1950年3月4日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以紀念在日據時期的香港戰役中守衛香港的士兵,包括「里斯本丸」的遇難者、以及於赤柱拘留營遇難的士兵。適逢每年11月的星期日,教堂會有悼念活動。這小教堂在2010年1月22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我們LTH有幸獲聖士提反教堂牧師Revd Will Newman的邀請參觀其小教堂,親身了解和紀錄前人發生的經歷。
圖3. 聖士提反教堂的彩繪玻璃上的一幅圖片,描述了日據時期營中戰俘的名稱和被判死刑的日期。(由LTH成員拍攝)
圖4. 聖士提反教堂的彩繪玻璃上的一幅圖片,提到D.W. Waterton被拘留於赤柱拘留營和被處死的日期。(來源:Imperial War Museum)
踏進小教堂的大門,會望到門上有一幅彩繪玻璃。該彩繪玻璃由曲氏夫婦於1995年捐贈,描繪了日據時期赤柱拘留營的艱苦歲月(見圖2)。彩繪玻璃的中間部分為營中的戰俘們聚在一起,同心禱告,期盼着香港重光的降臨。左上角展示了兩幅圖片,一幅描述了於日據時期赤柱拘留所中的戰俘和被拘留者在牢房的牆上刻了他們的名字和死刑日期作為記錄(見圖3),而圖4中顯示的名字為D.W. Waterton,他於1943年7月7日被拘留於赤柱拘留營,而遭到處死的原因可能為在牢房裡暗中建造和使用收音機,收聽外國頻道及掌握當時的局勢發展,讓他們清楚知道當時日軍的佔領不會活得這麼長久。
除了以上兩幅檔案之外,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英軍服務團的澳籍華人特工甄卓鳴(Mr. Yan Cheuk Min (James Kim, James Kun))的故事。當時他是警察予備隊的其中一員,對於當時日據時期抵抗日軍起了重要作用。
根據日方的審判紀錄,香港淪陷之後,他曾擔任建築公司的經理。1942年4月,他出席了警察予備隊的會議,並同意擔任與英國內部組織保持聯繫的重要橋樑,以及定時向他們匯報當時香港的情況。其後,他竭力維持英國組織與營內戰俘之間的通訊聯絡。
圖5. 英軍服務團人員甄卓鳴於赤柱拘留營的牆上刻上了給遺妻蔡玉燕的遺言。 (來源:Imperial War Museum)
圖6. 聖士提反教堂內一座石牌,紀念於香港保衛戰中和在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中的香港守軍士兵。(由LTH成員拍攝)
不過,由於日本憲兵隊於1943年4月至7月期間,進行反間諜行動,滲透英軍服務團(BAAG)及戰俘營之間的聯繫網絡,以及破獲了英軍服務團的情報網,當中被補者超過二百人。甄卓鳴連同他的警察予備隊隊長雷福榮(David Loie Fook-wing),於1943年6月5日被日軍逮捕。當時,由於日本憲兵隊不會視特工的妻子為逮捕對象,而他的妻子蔡玉燕(Ms. Annie Choi (Annie Kim, Annie Yan))已生下了四個月大的嬰兒,日本憲兵隊最後容許她留在自己的公寓裡,以及被軟禁了一個月,但她在這段期間成功逃離,並繼承其丈夫的意願,擔任地下反抗軍的一員。
圖5為當時甄卓鳴被處決前在赤柱拘留營中在牆上刻上了給遺妻蔡玉燕的遺言,最後在赤柱海灘被日軍處決。他在獄中那種堅不可摧的精神,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在被日軍審問過程中受的痛苦折磨,而他在惡劣的獄中環境之下直到被判死刑的一刻,腦海裡仍充滿着過去對家人的愛和懷念,希望他的妻兒能夠頑強地活下去。
小教堂內有擺設來自聖芭芭拉小教堂的石碑,而石碑上的名稱來自於二次大戰中陣亡的第12隊、第30隊和第36隊砲陣的士兵,以及駐守於赤柱兵營的第8隊海岸皇家砲兵軍團,以此紀念他們為1941年12月香港保衛戰中和1942年10月2日「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所作出的犧牲。最值得留意的是,石碑上只列出了於「里斯本丸」中125名遇難者的名稱 (見圖6),而其餘約700名失蹤的香港守軍名稱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據聖士提反教堂牧師Revd Will Newman向我們的解說,他提到嘗試聯絡里斯本丸的遇難者家屬,並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和經歷,其中他從一名家屬得知石碑上其中一位遇難者為他的親戚,而親戚的名稱為L/Bdr McCormach B.。
圖7. 聖士提反教堂內的一座小型金色十字架,用於聯合崇拜,曾在日據時期赤柱拘留營的戰俘使用。(由LTH成員拍攝)
圖8. 聖士提反教堂內另有十架擺設,曾用於1942-1945年間在赤柱拘留營內使用。後期, Alaric Rose的家人把十架擺設捐贈至十架聖士提反教堂,以作紀念。(由LTH成員拍攝)
另外,教堂裡擺設了一座小型金色十字架 (見圖7),原先是放在山頂教堂(Peak Church)。日據時期,十字架被身在赤柱拘留營的戰俘所使用,主要是用於聯合崇拜。香港重光之後,至今一直放在聖士提反的教堂內。
這段黑暗歲月的赤柱拘留營往事和「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歷史,隨着時代的改變,慢慢被遺忘於近代記憶之中,至今留下的只有紀念前人的彩繪玻璃、石碑、以及曾經用於香港日據時期赤柱拘留營的十字架。當中有很多前人的歷史故事仍有待我們發掘,當今透過了解他們過往的經歷,才明白箇中的真諦。
參考資料:
1. 鄺智文。《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2. Imperial War Museum
3. The Dark World’s Fire: Tom and Lena Edgar in War, retrieved from https://brianedgar.wordpress.com/....../yan-che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