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港」闊】系列 (十三):
聖士提反書院紀念參觀 - 校園
2020年10月7日
圖1. 1928年4月27日港督金文泰為主樓奠基紀念石碑
圖2. 1930年3月25日輔政司修頓為主樓揭幕紀念石碑
繼上篇參觀教堂後,聖士提反書院牧師Revd Will Newman與我們慢步於校園主樓位置,而校園正是1941年香港戰役英軍赤柱防線的一部份。
呈H字型的主樓於1928年由港督金文泰奠基,於1930年輔政司修頓任內落成。現時大門外仍有石碑記念(見圖1及2)。在戰時因應傷員需要,大樓於12月15日被英軍接管改為戰地醫院,亦即是戰役中日軍屠殺超過100名守軍的地點。正如我們之前8月港台節目「馬克公公打杖的日子」節目導說補遺(連結) 述,這主樓正是英國影帝Mark Rylace外公Osmond Skinner逃過滅頂之災及被日軍囚禁的地方。日據時期為赤柱拘留營一部份,直至1947年聖士提反書院才重開。
圖3. 華里士准將《東旅作戰日誌》手繪赤柱防線圖,黃框部份為聖士提反書院與緊接的支援防線
圖4. 試想象身後即是1941年支援防線所在地
至於聖士提反書院本身,可謂橫跨赤柱半島縱線,所以在1941年戰役中成為守軍赤柱支援防線(Support Line)中心。據華里士准將「東旅作戰日記」地圖記錄(見圖3),防線略置於書院主樓以南,由四枝機槍作重點火力配置。機槍有程火力覆蓋了校園主樓、操場與馬可宿舍,基本上橫跨整個校園。而根據香港防衛軍Millington 中士日記,機槍分別有維克斯重機槍(LTH 3D打印機槍模型)與Lewis輕機槍。及後,日軍以近戰突破書院位處的支援防線,守軍被迫後撤。而從書院主樓及草坪對出行車路(見圖4),我們可以想像後方即是當時支援防線所在地。
圖5. 書院主樓
圖6. 主樓地下部份今日為音樂室用
如果有參加我們年初赤柱攻防戰導賞團的朋友,希望這2篇聖士提反書院紀念參觀能為你們帶來更多補遺說明。同時,希望疫情盡快消退,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會想參加我們與別不同的香港戰役導賞團?
(後記:參觀聖士提反書院,紀念里斯本丸及香港戰役逝世者後我們才得知潘曉穎小姐曾為聖士提反書院舊生。願所有逝者安息。)
參考資料:
1. 'No. 1 Battery, HKVDC' from "Battle of Hong Kong". Philip Cracknell. 2 May, 2020.
2. ”War Diary: East Infantry Brig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