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港」闊】系列 (七):
里斯本丸上的他們
#livethinghistory #LTH #Hongkong #香港二戰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育 #海 #香港水域 #香港海事 #海軍 #水深港闊 #維港 #里斯本丸事件 #里斯本丸 #日據時期 #香港淪陷 #皇家海軍 #炮兵 #蘇格蘭營 #米杜息士 #深水埗 #CBE #六七暴動 #副輔政司 #生還 #生存就是勝利 #香港史 #香港悲劇
2020年9月28日
昨天是里斯本丸從香港起航前往日本的78週年。在介紹過里斯本丸船艦本身在起航前的背景後,可能你會好奇,每天香港都有船艦來回又折返,里斯本丸有何特別?因為她載上了1816名1941年香港戰役中守衛香港的士兵。今天,試想像他們78年前在風浪與極度擠迫而衛生情況惡劣的船倉之中,讓我們以兩個船上士兵的例子,追憶這1816人。
這批1941年12月在香港力戰而降的1816名守軍戰俘,於1942年9月尾由深水埗及亞皆老街軍官戰俘營被日軍驅趕上里斯本丸前往日本作苦役。而這1816人全被拘禁於里斯本丸的1號、2號與3號船倉中,當中1號倉主要為皇家海軍士兵、2號倉為皇家蘇格蘭步兵團第2營(Royal Scots)及米杜息士團第1營(Middlesex Rg.),而3號倉為皇家炮兵。
圖1. 皇家海軍儀杖於中環皇后碼頭附近。(Collection of Live-Thing. History )
圖2. 皇家蘇格蘭步兵團士兵在香港
(Sep, 2020 Hong Kong War Diary By Tony Banham )
2號倉中,皇家蘇格蘭步兵團士兵Dennis John Morley Hickenbottom(兵籍編號3054454)因上層士兵肚瀉而「沐浴」於排泄物中…船倉整天被木板與帆布覆蓋, 遮天蔽日。生於1919年10月26日,他加入皇家蘇格蘭步兵團時為軍樂團成員,其後於1936年3月隨兵團前往印度,展轉1938年到港,繼續以軍樂手身份服役。1941年香港戰役中,他先經歷黃泥涌陜戰鬥,再到司徒拔道聖艾伯特修道院(今日玫瑰崗學校位置)暫避,終於在日軍敢佔修道院時被俘。
圖3. 皇家蘇格蘭步兵團士兵Dennis John Morley Hickenbottom(兵籍編號3054454)。可留意相中Dennis身穿黑色制服,為儀杖軍樂用。
圖4 . Dennis John Morley Hickenbottom近照,他現名為Dennis Morley。
而同船倉中,載著皇家蘇格蘭步兵團少尉Geoffrey C Hamilton(中譯名為韓美洵,為何他會有中文名字?後文將開估)。生於1917年,於1941年戰役爆發時為香港防衛軍(HKVDC)第一團士兵,防衛啟德機場。隨著守軍撤退到港島,他隨軍負責防守大潭,並在12月18日因為補充皇家蘇格蘭團死傷人員而被任命為蘇格蘭團少尉。隨後一週,他被派往參與戰鬥,而A連軍官相繼戰死,他成為A連餘下唯一軍官,並在戰役最後幾小時成為A連指揮官。戰爭結束後他在12月30日被日軍帶到深水埗戰俘營,途中在九龍被遊街示眾。
圖5. Geoffrey C Hamilton(中譯名為韓美洵,1917-1988年)。可留意相中他頭戴蘇格蘭部隊獨有的Tam o’Shanter。
他們二人同樣於1942年9月27日被拘留於里斯本丸前往日本充任苦役,不幸中之大幸,是他們二人都於10月2日里斯本丸海難中倖存。Dennis轉展被送往大阪及名古屋拘留營,並於1945年在名古屋獲釋,回到家鄉。他於2019年才剛慶祝其百歲生日。至於韓美洵在戰後更為1964至1969年香港副輔政司,任內曾處理六七暴動,於1969年取得CBE勳銜,最後於根德群離世,享年71歲。
他們二人都是里斯本丸973名倖存中的幸運一份子,而當中有46%士兵沒有逃過此劫,而不論生還或遇難,當中很多人的故事仍待我們發掘,同時銘記其犧牲。至於里斯本丸海難時船上的人如何逃生?當中之驚險,請待下回分解。
參考資料:
1. The Thistle- Journal of The Royal Scots, Vol. 32, Winter 2017.
2. British POWs sank with the Lisbon Maru - should it be raised?. Retrieved from BBC, 14 July 2018.
3. 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
4. The Lisbon Maru from The Royal Scots
5. Reminiscences from Scots Ar War
6. Roll of Honour- Britian at War
7. 2020 Hong Kong War Diary, Tony Ban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