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據時期系列:「皇民」時代 (一)
【 香港日據時期的行政區劃】
#用歷史角度了解今天的香港 #歷史從來都不只是歷史這麼簡單 #livethinghistory #LTH #香港日據時期系列 #香港皇民時代 #分區行政
2020年3月6日 香港日據時期系列
在二戰期間及戰前,日本在臺灣、朝鮮半島等地區都有進行一系列的統化政策,而香港的日據時期,日本軍政府亦進行了類似一系列的管治措施:包括行政區域劃分、街道名、路牌名、建築名等被重新命名,不知道大家對以上香港獨有的歷史故事有多少認識呢?想像如果你是當時的香港人,你會不會因此而增加對日本的歸屬感?
由於今年與1942年3月剛剛好事隔75年,深信身為香港人的我們未必對該段香港皇民化歷史太熟悉,今期三月至四月我們的文章會集中討論香港日據時期系列:「皇民」時代。
1. 圖的出處為香港淪陷不久出現在日本一份期刊,表示香港已成為日本的領地。
行政區劃的前世今生
大家有否想過戰後政府以18區行政區域劃分概念的由來是怎樣呢?其實可追溯至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後來,在香港日據時期,為了更有效管理地區事務,日本香港占領地政府的民治部於1942年3月在港九及新界設立地區事務所,分區行政的概念也因此營運而生,這更奠定了香港日後發展分區管治的基礎。
2.圖為西區(上環)文咸西街的區役所。日據時期,人口的流動及遷徙,及日常生活都受到日人的監視。(參考資料來源: 高添強。《香港今昔 (增訂版) 》。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地區事務所及區役所的運作
為了確保政策能下達地方到基層並切實執行,佔領地政府加緊擴大軍政時期已設立的地區事務所,地區事務所所長一職,主要是由日人出任,統治一切。地區事務所之下,再分置多區、每區設立一個區政所,後來被改名為區役所,由當地華人擔任副區長一職,負責管理該區的大小事務,每個區設為數5至10人的區議會以「廣徵民意」。除此之外,平日日常工作包括物資管理、米糧配給(可參考日據時期系列有關白米配給的文章)、戶口調查、街道衛生(可參考之前日據時期系列有關日香港衛生的文章)、人口往來以及其他與華人有關的行政事務。就管治而言,區役所的設立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繫,同時亦作為監察華人之用。
28個行政分區
到了1942年中,民治部將全港共分為28區。香港島分成12區,包括中區(中環)、西區(上環)、水城區(西營盤)、藏前區(石塘咀)、山王區(堅尼地城)、東區(灣仔)、春日區(鵝頸)、竹葉區(跑馬地)、銅鑼灣區(銅鑼灣)、筲箕灣區(筲箕灣、北角)、元港區(香港仔、薄扶林)、赤柱區(赤柱)﹔九龍分成9區,包括湊區(尖沙咀)、山下區(紅磡)、香取區(油麻地)、大角區(旺角)、青山區(深水埗)、鹿島區(九龍塘)、元區(九龍城)、啟德區(東九龍)、荃灣區(荃灣) ﹔新界分成7區,包括沙田區(沙田)、大埔區(大埔)、上水區(上水及粉嶺)、新田區 (新界北)、沙頭角區 (沙頭角)、元朗區(元朗及屯門) 、西貢區(西貢)。
雖然28個行政分區以當地華人為首,負責管理當區事務,但各區都是直接由日人控制。因此,當地華人擁有的權力有限。而這種由當時日據時期的香港總督磯谷廉介中將所設計的行政架構,在香港重光之後沒有直接沿用,不過這對香港日後發展尤其是英治後期的分區管治影響深遠。
資料來源:
1. 鄺智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2. 唐卓敏。《淒風苦雨──從文物看日治香港: 從文物看日佔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3. 小林英夫, 柴田善雅。《日本軍政下的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4. 高添強。《香港今昔 (增訂版) 》。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5. Zhou, J. (2019). Making Hong Kong: A history of its urban development , By Pui-yin Ho,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U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