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89354765_2510794565799394_52931490359667

香港日據時期系列:「皇民」時代 (二)

【 香港日據時期的區役所及區會】

#用歷史角度了解今天的香港 #歷史從來都不只是歷史這麼簡單 #livethinghistory #LTH #香港日據時期系列 #香港皇民時代 #區役所 #區會 #香港區議會 #香港知名華人 #關心焉醫生 #關景良醫生 #冼秉熹律師

2020年3月13日                                                                                  香港日據時期系列

上一篇我們了解完日據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概念。而本篇文章則會談及更多香港日據時期區役所及區會的角色及運作、任命華人的設立,以便讓大家理解當時日本軍政府掌管當區事務。

雖然日據時期的區役所只是當時香港佔領地的「行政工具」,並不是像現今的區議會一樣具有諮詢地區居民意見的性質,但是日據時期的區制及區會的任命設立,可說是自香港開埠以來首次延攬華人參與地方的管治,引起華人對政治參與的興趣。

89627374_2510795065799344_70334247601637
1. 圖左(由左數起第四個)及圖右的人物分別為年輕時及年老時的關心焉(關景良)醫生,他是香港日據時期鹿島區(九龍塘區)區政所的區長,年輕時曾與孫中山、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四人交往密切,因為當時鼓吹革命,被清廷定性為「四大寇」。孫中山曾為關景良擔任證婚人,他決心棄醫革命之後,又將自己的醫療器具贈予這位好友。關心焉(關景良)雖然沒有追隨孫中山去開創新中國,但他建立的事業也改變了香港,尤其是他於1922年與一同多名的醫生創辦了「香江養和園」(即是現今的養和醫院)。(參考網址:https://m.mingpao.com/ldy/beautystyle/fitness/20161114/1479060320350/%E5%A4%A7%E9%86%AB%E7%B2%BE%E8%AA%A0-%E9%A4%8A%E5%92%8C95%E5%B9%B4-%E6%88%90%E5%B0%B1%E5%96%84%E6%A5%AD

區役所及區會的成立

香港總督府於1942年7月發佈《區政實施》(「1942年香督令第26號」),並於同月實施。根據此條例,區役所負責於地區執行總督的命令,總督可決定所有區役所的範圍、名稱、廢置分合。每區設正、副區長各一,區長多數為知名的華人,總督負責任免,區役所的人員都是由區長任免,每個區所均有一個由華人組成的「區會」,「區會」會員為5至10人,各人任期為兩年,屬於義務性質,區長同時擔任議長一職。在戰爭期間,區會及區役所需協助進行人口登記及疏散、分派米糧及配給品、以及預防疫症,而新界的區會和各村村長需為日軍籌備糧食、物資、以及服務。

89419971_2510795449132639_81334233685116
2.圖中的人物為冼秉熹律師,是香港日據時期擔任中區區政所(中環)的區長一職,亦是為早期香港著名律師,曾於1930年代擔任拔萃舊生會主席。(參考網址:https://m.facebook.com/....../1111489768912166/......⋯⋯

查看更多

華人區長及其區會人數

根據於1942年7月成立至1943年4月期間有關香港各區區會的資料,當中有不少由地區上知名的華人擔當了區長一職。以中區(中環)區長冼秉熹先生為例,他為早期香港著名律師;而擔任鹿島區(九龍塘區)區長一職是關心焉(關景良)醫生,他於香港西醫書院學醫,年輕時曾與孫中山、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四人交往密切,因為當時鼓吹革命,被清廷定性為「四大寇」,後來在香港行醫,於1922年與一同多名的醫生創辦了「香江養和園」(即是現今的養和醫院)。

至於各區區會的人數,除了上水區有5個區會員之外,中區(中環)、東區(灣仔)、元區(九龍城)、青區(深水埗)、大角區(旺角)、香取區(油麻地)等6個地區的區員人數為10人,其他地區人數則為6-9人。

區役所及區會的衰落

由於戰前市政局及政府的地區工作於戰爭期間已大受摧殘,區內亦缺乏資源,因此難以恢復及維持地區工作,例如公共醫療、衛生、教育等等。加上,香港總督磯谷廉介對於地區事務所及區會處理的工作態度冷淡,只對區會的興趣僅限於糧食及疏散問題。後來,自從總督部於1944年放棄米糧配給之後,區役所的存在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及意義,尤其是在戰爭期間為百姓分派糧米。

這制度反映了,只是為了協助當局有效地控制人口與糧食消費,把救濟的事務推卸給當地華人領袖及其華人組織負責,以華制華的方式管理當區事務,而其原意並不是強化當區行政或提升華人在日據時期的地位水平。

資料來源:

1. 鄺智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2. 唐卓敏。《淒風苦雨──從文物看日治香港: 從文物看日佔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3. 小林英夫, 柴田善雅。《日本軍政下的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4. 薛鳳文,鄺智文。《新界鄉議史:由租借到一國兩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5. 區志堅, 彭淑敏, 蔡思行。《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6.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增訂版)(全二冊)》。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bottom of page